英德借贷合同纠纷处理、管辖法院确定及合同无效情形解析

一、普通借贷合同争议的处理方式

  1. 协商解决
    指合同纠纷的当事人,在自主且相互体谅的原则下,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政策以及合同约定,通过阐述事实、摆明道理的方式,达成和解协议,自行处理合同纠纷的一种途径。这是最有益于维持双方关系的解决办法,有助于防止双方产生更深层次、难以挽回的矛盾。
  2. 调解处理
    指双方当事人自愿在第三方(即调解人)的主持下,在查明事实、分清责任的前提下,由第三方对纠纷双方进行解释疏导,促使他们相互体谅、让步,达成和解协议,进而解决纠纷的活动。
  3. 仲裁解决
    即由第三方依据双方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的仲裁条款或自愿达成的仲裁协议,按照法律规定对合同争议事项进行居中裁决,以解决合同纠纷的一种方式。仲裁是当代世界各国普遍设立的争议解决法律机制。不过,其成本相对较高。
  4. 诉讼解决
    也就是向法院提起诉讼。该方式通常耗时较长,但费用相对较低。

二、借款合同纠纷管辖法院的确定规则

需注意的是,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一般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若当事人在合同中对履行地点、交货地点未作约定或约定不明确,或虽有约定但未实际交付货物,且双方住所地均不在合同约定的履行地,以及涉及口头购销合同纠纷的案件,均不依据履行地来确定案件管辖法院。

三、民间借贷合同被认定为无效的情形

以下情形下,法院会认定民间借贷合同无效:

 

  1. 订立民间借贷合同的当事人不具备相应民事行为能力;
  2. 以虚假的意思表示订立民间借款合同;
  3. 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4.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英德市历史悠久,是岭南文明古邑,古称英州,以盛产英石得名。其境内在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已同时设立了浈阳、含匡两县,南宋庆元元年(公元1195年)始名“英德”。历史上曾设立过州、郡、府、路等行政建制。1949年建国后沿袭县制,隶属韶关市;1988年划归清远市管辖,1994年撤县建市,现辖24个镇(街道办事处)。现有人口103万,国土面积5679平方公里,是广东省国土面积最大的县级行政区。英德市地处广东中部,北江中游,位于珠江三角洲和粤北地区的结合部,地理条件优越,南距广州138公里;交通发达,京广铁路穿境而过;公路网络四通八达:东联106国道,西联107国道,银英公路、英坑一级公路南通广州,北达韶关,已通车的英佛一级公路距广州新机场仅89公里,车程仅1小时。境内北江、连江航运发达,上游有白石窑水利枢纽、下游有飞来峡水利枢纽,北江已是一条黄金水道,500吨级船舶可由香港、澳门、广州直抵英德。早在宋代,全国四大著名观赏石之一的“英石”,便是因英州的“英”字而得名,如今每年吸引了全国各地的客商前来定购,用以制作山水盆景或作园林装饰。“英石”曾远涉重洋,作为广东省珍贵的礼物赠与美国和日本。“英石”盆景更是远销世界各地。英德是中国红茶的故乡,“英德红茶”以其外形匀、齐、净,汤色鲜亮,香气浓郁,味道甜润等显著特点,享誉中外,远销30多个国家和地区。英德是广东省历史文化名城,有悠久的文物古迹。历代的文人墨客,游历古代英州,留下了千古不灭,著称于世的摩崖石刻;历代留下的文物古迹,云岭狮石山中石器古文化遗址更彰显英德历史的深邃和古代的文明;英德的山青水秀,大自然的神工鬼斧,造就了闻名海内外的特大溶洞--宝晶宫、南天第一峰林风光--英西峰林走廊、秀丽的长湖、神秘的琵琶山地下河和石门台原始森林风景保护区,众多奇丽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人文景观相得益彰。